“妃嗜荔枝,置驿传送”途经宣汉万源等地

  荔枝道是蜀道中从南向北的千古名道。《新唐书》有载:“妃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,乃置驿传送,走数千里,味未变已至京师。”

  那么,唐玄宗专为杨贵妃修建的荔枝道究竟起于何处?这就涉及到荔枝的产地问题,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者李飞说,“古书上有两种说法,一种认为荔枝产地是涪陵,另一种认为产地是岭南地区。”综合史料、物产历史遗迹等因素,目前专家们认为荔枝道起于涪陵,经宣汉、万源和汉中东部地区,再经过子午道,最终进入长安(今西安),全程2000余里。

  据《大唐久典》记载,唐朝的驿站制度主要沿袭汉朝,全国各地被称为官道的主要交通线路上,每间隔30里设一处驿站,把采摘下的荔枝带叶密封于竹筒中,土法保鲜,防止途中挤压和偷拆,然后装笼上马。二十里一换人,六十里一换马,紧鞭急蹄。“一天行500里应该没有问题,再加急,四五天应该能送到长安。”

  李飞说,这次考察大致明确了荔枝道在万源市境内的走向。“从现有的遗迹来看,万源市内的荔枝道分为东线和西线。”李飞称,西线在河口又分为了西支线和东支线。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,靠近后河的这条西支线即:鹰背、庙垭、河口、石窝、玉带、魏家、虹口(通江)、澌波(通江)、竹峪、虹桥出川这条线路应该是荔枝道在万源市境内的脉络走向。

  有迹可循

  此次考察新发现文物点10处,年代分布于唐宋等时期,为荔枝道道路走向及年代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10处文物点勾勒荔枝道走向及年代

  一、杜家湾唐代摩崖造像

  这龛造像位于万源市大沙乡杜家湾,属于唐代中晚期。造像规格为1M×1M,为“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”组合,是典型的唐代风格。参考四川地区唐代摩崖造像规律,专家们认为周边应仍有一些相关遗迹。结合宣汉浪洋寺摩崖造像的地理位置,其对荔枝道道路走向及年代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二、紫云坪盘陀寺

  紫云坪盘陀寺位于万源市石窝乡紫云坪种茶题刻附近。专家介绍,紫云坪种茶题刻是中国最早有关种茶的题刻,在题刻周围发现了盘陀寺寺庙遗址。遗址现有建筑构件、明清时代的石质造像及寺庙本体残存等,锋速达多少平方水帘得到了客户好评,其前部地势平坦。结合种茶题记内容、古庙沿革、地势等因素,专家认为其寺庙前部的梯田极有可能是早期茶园遗址,还需进一步勘探试掘。

  三、古道、题记等遗迹群

  遗迹群包括古道路、修路题记、码头遗址等,位于宣汉县新华镇拱桥湾。专家们认为遗迹群应是荔枝道上一处重要的交通节点,有助于认识荔枝道走向。